close

軒軒自從上小學開始認字之後,越來越喜歡閱讀,並藉由認識單字的增加,對於各種知識的好奇心也益發強烈,若有影片介紹到自然科學,動物行為等總是充滿興趣,偶然間在下課花路米的介紹中認識到鰲鼓濕地有許多的鳥類生態可以認識,間接促成此次鰲鼓濕地賞鳥初體驗的成行。

鰲鼓濕地為台灣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村沿海的濕地,目前為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範圍與行政院核定之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彰雲嘉沿海保護區計畫」之一般保護區,該濕地的管理單位為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嘉義區處,位置為於北港溪出海口南側,東自造林區起,西至事業海堤止,北自北港溪南堤防起,南至六腳大排堤防止,包括北邊的保安林及南邊的沼澤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鰲鼓濕地冊載面積是512公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在2010年結合濕地與平地造林區域設立為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包含台灣糖業公司所屬的東石農場、鰲鼓農場及溪子下農場之土地,共計1470,於2012年11月24日開園。鰲鼓濕地的面積雖然還排不上臺灣前十大濕地,但生態卻相當豐富,近年吸引許多愛鳥人士前往賞鳥,成為台灣飛羽賞析界的重要探索景點。

鰲鼓濕地並非自然生成的,而是在1960年代政府推行海埔新生地開發填海所形的,但後因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土地鹽化後無法種植甘蔗等高經濟作物,台糖逐漸放棄種植,卻因為生態自然恢復的過程中吸引相當多候鳥來此過冬而形成特殊的濕地生態,故由嘉義縣政府於2008年依野生動物保護法將此地正式列為自然生態保護區,而後促成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開園。

鰲鼓濕地鳥類資源的豐富,截至2015年7月份統計,在鰲鼓濕地發現的鳥種共計57科259種,竟佔台灣的40%,相當驚人,是一個非常適合認識台灣鳥種的好地方,有鑑於此,鰲鼓濕地園方特地花了數年培養了數位在地的解說員,只要透過事前預約,可以於約定日期進行一到三小時不等的生態導覽。我們這次的導覽解說員丁振管先生更是鰲鼓濕地港口社區在地長大的在地人,在此感謝丁先生帶領我們進行這次賞鳥的初體驗。

由於此次是賞鳥初體驗,工具準備不足,僅能用簡單的腳架架設300mm的長焦鏡頭進行拍攝,難免手震,不過還是觀賞到不少的鳥種,受限於攝影技術,只列出幾張相況尚可的相片作為初體驗的紀錄,傷眼部分尚請見諒。

蒼鷺,屬於台灣常見的水鳥。根據中華民國野鳥協會資訊顯示蒼鷺為台灣冬季常見的候鳥,原生地於北亞。
DSC_4341



黑面琵鷺,此行最大的驚喜。
我們參觀鰲鼓濕地的時間其實才逐漸要入冬,所以黑面琵鷺的數量還不是那麼多,但已經夠讓人興奮的了。台灣是黑面琵鷺的重要過冬地點,同時來台過冬的黑面琵鷺數量佔其總數量的一半以上,對於這種瀕臨絕種的稀鳥(世界六種琵鷺僅黑面琵鷺列為瀕絕),鰲鼓濕地保護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DSC_4353_01



小白鷺,就是我們常說的白鷺鷥,體型較小,黑嘴,黃爪是其特色,算是鰲鼓濕地常見的鳥種。
DSC_4355



埃及聖䴉,為外來引進鳥種,在台灣的主要繁殖地在北台灣關渡一帶,過冬期間會南下嘉義、臺南一帶。由於在台灣幾乎沒有天敵,埃及聖䴉族群的數量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對白鷺等鳥類的棲息產生排擠效應,近年來台灣開始展開計畫性的排除動作,對於其棲息地關渡平原一帶的鳥巢進行清查,並將新發現的鳥卵予以計畫性的移除避免其新增,以期未來能達到完全除去該鳥種於台灣擴大生態的可能性。
DSC_4357_01



鸕鶿,亦為台灣常見的冬候鳥,擅長捕魚,遠看黑黑的很像烏鴉,據解說員丁先生表示,鸕鶿生性兇猛,他曾看過鸕鶿與黑鳶因爭奪食物而互相追咬的情況。
DSC_4362_01



紅冠水雞,亦為鰲鼓濕地常見的鳥種,善於游水,以捕食濕地間生長的小動物為主。
DSC_4369_01



琵嘴鴨,喜歡群體活動,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一大群一起行動。
DSC_4378_01



白冠雞,特色是頭頂的白冠,此行只看到這一隻,一開始混在紅冠水雞裡面還沒有發現。
DSC_4382_01



當然此行看到的不只這些鳥種,只是許多都只有觀賞沒有拍照,或是相片不清楚便沒有貼上來了。另外聽丁先生說,鰲鼓濕地也可以看得到猛禽,只是要靠觀海樓那邊比較多,而我們參觀當天觀海樓正在舉辦活動,所以就沒有過去了。

由於時間因素,約莫兩個小時多左右的鰲鼓濕地賞鳥初體驗就這麼結束了,後續追蹤鰲鼓濕地的粉絲團得知近期又來了東方白鸛、鵜鶘等稀客,看來鰲鼓濕地真是越來越熱鬧了,希望在這個冬天過去前,我們能在找個機會到鰲鼓濕地去走一走。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窗口:
0975-922-678 執行長 蔡淑麗小姐

有關於鰲鼓濕地的導覽與介紹,可詳閱以下部落格:
賴鵬智的野FUN特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rsu4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